“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这样一句歌词,成了大工辅导员老师每个寒假的家访之旅的真实写照。2019年是人文学部贯彻学校方针,扎实推进家访工作的第11个年头。学部家访工作以建立家校联系为出发点,以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成长环境,获得家庭支持理解为目标;宣传澳门银河学生工作,合理定位学生发展,为家庭带去前沿信息。
今年寒假,人文学部6名辅导员共赴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新疆、甘肃、江苏等10省,19市县,行程超过10000公里,历时近一个月,经历了无数场“春运”,对学部四个年级53名同学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家访活动。
众擎易举有力度,访必有因有厚度
2018年对每个大一新生都是不寻常的一年,他们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辅导员布置了《回顾我的2018》作为寒假作业,让同学们再次回忆这一年的美好时光,总结经验与教训,积极迎接新一年,这也是一个同学们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大一新生还未入学时,辅导员便到省内的同学家进行了家访,为同学描绘了大学蓝图。将“全程育人”从入学前置到暑假。同时利用查寝、级队会、班会等契机,反复介绍家访工作和意义,让同学们做好心理预期,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学办全体成员主动思考、在工作例会上多次积极研究,形成周密前期家访计划,制定详细方案,共针对五类学生进行圈定,进行重点走访和顺访。并结合人员出行目的地,跨年级走访,实现了全员助推家访的良好效果,切实做到了“全员育人”。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同学们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学部建立了3个“三全育人”家访工作试点,在暑期走访后,寒假进行二次家访,父母纷纷表示孩子进步成长了许多。刘昊男同学的父亲也是大工校友,他对这半年来孩子的进步十分满意。试点家庭每年的家访将一直持续到毕业前,同时毕业后还会密切关注同学的发展,将“全程育人”工作做到前置和延伸。
传递祝福有温度,因性施教有高度
学部在大连和沈阳分别召开集体家长会,辅导员通过对在校四个半月的整体情况、即将面对的选择和大学过程大事件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宣讲,并解读了2018届毕业生落位情况和19届保研情况。共有20户家庭参与,通过直播平台,超过五百人观看并积极互动。
入户家访中,辅导员带去了新春祝福和浓浓的年味,每家每户都购买了水果牛奶或生活必需品。同时,一本学部建设手册,一份新生照片合集,一张学生成绩单,一张辅导员寄语,一张“到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习”成了人文学部辅导员家访的标配。让家长了解学校和学部建设,了解学生在学校做什么,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期待,这份家访“大礼包”,沉甸甸,情谊深。
家访中帮助同学做好职业规划,从咨询和对话的角度,对学生及家长想要了解的问题抛砖引玉,畅所欲言,深入探讨问题实质,纠正理解误区。例如大部分家长把“考研”设定为自己孩子大学的终极目标,而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性格特质和自身对自己的期待。作为教育者,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因性施教,培养他们全面发展与专项发展结合,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新生家长群一直是人文学部家校沟通的重要抓手,辅导员定期在家长群中发布照片、活动预告、日程考试安排等等消息,也能让家长感觉自己与孩子与学校同在,虽然距离远但心很近。家访中多次介绍大工的光荣历史,以70周年校庆为切入点,激发同学爱校爱国的情感,培养人文学子的情怀和格局。通过多种家校联动的形式,切实做好“全方位育人”。
跨越山河有态度,无问西东有热度
很多人甚至认为家访是一个公费旅游的好机会,而实际情况却是风雨兼程,披星戴月。凌晨四点早起赶第一班特价飞机,在酒店前台促膝长谈至午夜,拼车遇到车祸还要继续第二天的行程……今年是18级辅导员张国祥家访的第一年,他坦言这么多天没有到过一个旅游景点,能来到同学们生活的环境,看到伴随他们成长的山川江河,这些都是最好的风景。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到人烟稀少的乡村。今年冬天,人文学部家访的足迹远至新疆,也让“春风吹渡玉门关”。从大连到北京一夜的火车,北京到乌鲁木齐40个小时,这成了新疆学子回家的常态;而从乌鲁木齐到南疆,往往还要20个小时以上。一方面回家的路途过于艰辛,另一方面他们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南疆的学生需要更多关注。受自然与社会环境影响,去南疆的路上充满未知,但人文学部辅导员依然决心前往。只为切身感受他们的回家之路,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努力去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今后归家返校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再孤独。
走进家庭,感受家庭,深挖学生发展问题,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于家访工作,学部每年都在不断总结利弊得失,并努力思考有效开展家访工作的创新途径。回顾家访过程,品味家访收获,面对学生问题,科学揭示问题本质,将学生工作透明化,将工作理念不断加以深挖,于己于生收获长足进步。人文学部将继续且行且歌,在家访路上坚定前行,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