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如何深刻学习和实践十九大精神将是这一时期的首要问题。公共管理系马永驰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之前作出的“学哲学用哲学”指示其实就是理解和践行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方法。以下是专访原文:
学哲学用哲学与践行十九大精神的关系
马永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十九大之前曾对全党做出“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指示,这一指示与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指示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学哲学用哲学与无用之用
为什么要学哲学?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哲学的问题,关于对哲学的看法,一个最经典的论述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句话非常深刻,庄子曾用“大树”例子来解释“无用之用”,说的是一颗参天的大树之所以能长成,是因为其在世俗者的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用处,从而避免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过早的被木工砍伐,才得以成长为栋梁之才。“无用之用”中提到了两个“用”,但此用非彼用,前一个“用”对应着我们的客观世界,是一般意义上的用,后一个“用”对应主观世界,是认识层面上的“用”,这就好比“药材”和“药方”的关系,单论经验世界,只有药材才能治好具体的病,一纸药方并不能直接起作用,但一味药终究只能治一种病,要想能医治更多的病,还得会“开药方”,是为根本,是为大用。然而,现实层面的“用”和认识层面的“用”往往在同一件事上难以兼顾,现实层面上越具体的“用”,其应用的范围就越小,对我们掌握普遍真理就越难有补益。学过公共管理的人大多知道,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兼顾,例如公平和效率、自由与安全。这就需要辩证的来看这些美好的事物,一个方面的无用,往往是为了强化另外一个方面的大用。
大学和世俗社会同样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大学的存在本身是为了对世俗社会的隔离和超越。复旦大学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是知识分子站在认识层面上对世俗社会说的一句话,一方面含蓄的表明了立场,我们不追求现实社会功利的用,是为了保留在认识层面上更大的用。另一方面也带有知识分子内心骄傲的一面,说话只说一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说得再多也无用,以此来标识身份。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同样有一个类似的表述叫“真无妙有”,非空之空曰真空,非有之有曰妙有。无和有构成了辩证关系,因为真无,方能妙有。因为虚怀,方能若谷;因为虚其实在,方能掌握其精髓。大抵说的就是这样一种辩证关系。
知行合一
银河游戏平台官网的校训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海纳百川说的是格局,自强不息讲的是态度,厚德笃学标明的是方向,知行合一谈的是实践。校训最后的落脚点是知行合一,前面的三句都是为这一句服务的。知行合一的内涵同样非常深刻,如果没有学过哲学难以全面的理解这句话。我们通俗的理解是把原理应用于实践、学到并做到。但这样理解只认识到了知行合一最表面的一层,只回答了我们想达到的状态,没有回答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知和行的关系我们通常的理解是知在前,行在后;先掌握知,然后付之于行。例如我们做一道数学题,先掌握计算法则,然后应用这些法则计算出最终结果。但这样的一种知行关系适用的范围极其有限,只适合于结构良好的问题(目标和规则都能清晰的定义的问题),而对于非结构化的问题则无能为力(也称为病构问题,问题只能松散的形成,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规则都难以清晰的定义)。遗憾的是现实社会纷繁复杂,非结构化问题才是普遍的存在。例如我们讲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中国革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毛主席成为政治家的过程,不是先把所有的政治理论都学完准备好之后,再来进行实践,而是当毛主席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日,便是其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之时。这里面知和行的关系不是先知后行,而是合一的。因此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要能指导行:知要落地,知要能指导行,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知指导不了行,则非真知。二是行要体谅知: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的有限性造成的,语言是现实的子集,现实是思维的子集。很多复杂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有《轮扁斫轮》的典故,近代则有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可通俗的理解为凡是能够说清楚的,都不重要;不能说清楚的,说了反而容易形成误导),说的都是上述这种情况,也就是隐性的知识难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传递。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极端强调隐性知识的结果。禅宗讲究“圆满的意象”(想象一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景象),之所以不立文字,是因为语言的表达需要借助于概念,概念的存在则需要进行界定,界定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其他可能的否定,因此一旦借用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圆满意象的某种破坏,这是禅宗所不能忍受的,因此强调不立文字。所以当我们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的时候,行要来帮助知,行应该向知主动靠拢,需要边干边学,边学边悟,通过行来求得知,这个时候,知行是合一的,也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非结构化问题。因此王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就是这个意思,前半句讲知要落地,后半句讲知需要行的帮助才能得到。
知行合一可以用来指导大学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这里面体现了重要的知行关系,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原则上要真切笃实,一如上面所说的“知要能指导行”,对学生的指导要落地,不能期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体谅老师,就如同“行要体谅知”,因为在科研中,凡是能够立马说得非常清楚的东西,往往已经没有多少研究的价值了,这个时候,学生需要沉下心来先做,同时加强和老师的互动,边干边悟,而不应浅尝辄止,不加细思体悟就加以否定和抱怨做不下去了。
知行合一讲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指示中就特别强调了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学习。《实践论》主要讲了以下四点:一是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二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三是运用理性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四是认知的历史性和相对性。最后全篇归结为两个任务:既要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也要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其中,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是为了让我们具备有持续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哲学上强调的大用,重要的途径是从实践中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学哲学、用哲学,运用哲学来帮助我们改造主观世界,运用哲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帮助我们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让十九大精神进头脑
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的伟大篇章,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总结,同时也是党和国家下一步的行动纲领与行动指南,蕴含着深刻的经验、智慧与方法论。教育部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六项要求中,提出十九大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十九大报告原文的同时,学好认识论和方法论,学好哲学,多思考、多反思,学哲学、用哲学。在多接触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好我们的主观世界,知行合一,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深刻理解十九大背后的理性逻辑,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化为具体的目标,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去践行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