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银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澳门银河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鉴传今研究员、萧俊明研究员应邀来校讲学

2013-11-25

11月20日下午,应人文学部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国际哲学和人文科学理事会机关刊物《第欧根尼》中文版执行主编萧俊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副主编鉴传今研究员在人文楼610教室分别给学部师生做了题为“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和“当前哲学研究的趋势和问题”两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部部长洪晓楠教授主持。


萧俊明研究员在讲座中指出,在西方学术界,泰勒在成名作《原始文化》中对于文化的定义,向来被视为第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定义。但是萧老师对此表示了怀疑,并追溯到其他学者对泰勒的影响:克莱姆是用“文化”一词取代“文明”一词的第一人,德国历史学家佩吉朗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泰勒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将德国的文化传统引入英语世界,“它不是创新者而是引入者。”在分析泰勒“复合整体”的概念时,萧老师批判了西方学界所认为的泰勒的文化观是达尔文进化论在文化领域的延伸的“有机整体”,其实泰勒的“复合整体”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概念。萧老师指出“复合整体”是泰勒给人类学留下的一个“猜想”,并将英美人类学界破解这个“猜想”的过程分为三阶段:实质阶段、抽象阶段和符号阶段。在阐述泰勒规定的文化科学的两大原则时,萧老师指出梳理了“第一原则”中泰勒的“齐一性”、穆尔的“齐一论”、赖尔的“齐一性原理”、休谟的“一般齐一论”之间的源流关系,指出“第二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是效仿克莱姆用进步论图式来构拟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从根本上对泰勒文化观的现代性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鉴传今研究员的讲座,主要是从“中之古今”的宏观视角,勾勒出当前哲学研究的趋势。就中国学术而言,鉴老师选取了几个重要的逻辑节点。就中国哲学的古今关系而言,李泽厚先生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孔子再评价》,开启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何重新看待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李泽厚先生总结出孔子“仁”的两个维度,即完善人格的自身修养维度,和社会现实上如何实现的“仁政”维度,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仁”的“和谐”、“民主”内涵。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学者也有夸大中国古代文化的嫌疑。在当代社会,就古今关系而言,哲学的工作重心就应放到如何理性、真实地评价中国文化上面来,“我们无法理性地对待过去,就无法把握当下和未来。”另外,自由主义思潮对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化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对“自由”概念,发端于严复翻译穆勒的《论自由》(《群己权界论》)。自由的概念引自西方的贵族政治,自由和权利、义务紧密相连。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共同组成了三大思潮。鉴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生动详细介绍了自由主义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

两位研究员的演讲风格不尽相同,鉴传今老师宏大叙事、萧俊明老师微观梳理;萧俊明老师冷峻批判,鉴传今老师旁引博证。两位老师都通过自己的路径达到学术的高地,给同学们奉献了两场极为精彩的学术讲座。